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李姍姍 副主任醫(yī)師
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臨床營養(yǎng)科
-
臨期食品是指即將到達食品保質期,但仍在保質期內的食品。一般來說,在正確儲存條件下,臨期食品是可以吃的。 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,只要在保質期內,食品通常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和安全性。食品的保質期是經過科學評估的,在這個期限內,食品的品質、口感和營養(yǎng)成分雖可能隨著時間推移出現一定程度下降,但并不會對健康造成危害。例如臨期的餅干,可能口感會不如新鮮時酥脆,但依然可以食用。 不過,食用臨期食品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。一方面,不同食品的特性不同,變質的速度和表現也有差異。像乳制品、肉類等高蛋白食品,即使在保質期內,也可能因儲存條件不佳而提前變質。如果發(fā)現臨期食品有異味、變色、發(fā)霉、漲袋等情況,就不能再食用了。另一方面,對于一些腸胃較為敏感的人群,食用臨期食品可能會增加腸胃不適的風險。因為臨期食品的微生物指標雖然在安全范圍內,但相對新鮮食品可能會略高。 所以,在購買和食用臨期食品時,要仔細查看食品的儲存條件和外觀狀態(tài)。如果儲存得當且外觀無異常,臨期食品是可以安全食用的,這樣還能避免食物浪費。
2025-10-12 16:41
-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