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又叫垂盆草,屬景天科多年生草本,莖匍匐,易生根,垂盆草一般生長在山坡巖石石隙、山溝邊、河邊濕潤處,極易栽培,對環(huán)境要求不嚴,家前屋后均可種植,也可盆栽,通常采用分株繁殖,垂盆草是一味民間流傳極廣的常用藥草,全草入藥,有清熱解毒、消腫利尿、排膿生肌等的功效。--詳細介紹
莖的橫切面,表皮細胞長方形,外壁增厚,內(nèi)層約為10列薄壁細胞。中柱小,維管束外韌型,導管類圓形。髓部呈三角狀,細胞多角形,壁甚厚,非木化。緊靠韌皮部細胞及髓部細胞中含紅棕色分泌物。干燥全草稍卷縮。根細短,莖纖細,棕綠色,長4-8cm,直徑1-2mm,莖上有10余個稍向外凸的褐色環(huán)狀節(jié),節(jié)上有的殘留不定根,先端有時帶花;質(zhì)地較韌或脆,斷面中心淡黃色。葉片級縮,易破碎并脫落,完整葉片呈倒披針形至矩圓形,棕綠色,長1.5cm,寬0.4cm。花序聚傘狀;小花黃白色。氣微,味微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