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申英末 主任醫(yī)師
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普外科
-
腳崴后腫脹是生活中常見的情況,以下是一些應對方法。 首先,要立刻停止活動,避免受傷的腳繼續(xù)負重,防止損傷進一步加重。然后,應盡快進行冷敷,可使用冰袋或用毛巾包裹冰塊敷在腫脹部位,每次冷敷15 - 20分鐘,每隔2 - 3小時敷一次。冷敷能使血管收縮,減少出血和腫脹,還可緩解疼痛。 在受傷后的48小時內(nèi),盡量抬高受傷的腳,高于心臟水平,有助于促進血液回流,減輕腫脹。同時,可使用彈性繃帶適當加壓包扎受傷部位,但不要包扎過緊,以免影響血液循環(huán)。 48小時后,可改為熱敷,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腫脹處,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,加快淤血吸收。還可以配合適度的按摩,但要注意力度輕柔,避免再次損傷。 如果腳崴后腫脹嚴重、疼痛劇烈,甚至無法行走,可能存在骨折或韌帶嚴重損傷的情況,應及時就醫(yī)。醫(yī)生一般會進行詳細的體格檢查,可能還會要求拍攝X線、CT等檢查,以明確損傷程度,并給予相應的治療。 在恢復期間,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早下地活動。可適當進行一些康復鍛煉,如活動腳趾等,促進恢復。
2025-10-13 11:20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