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孟凡剛 主任醫(yī)師 首都醫(yī)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(yī)院 三級甲等 神經(jīng)外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大便時過于用力是有可能導致脫肛的。脫肛,醫(yī)學上稱為直腸脫垂,指直腸壁部分或全層向下移位。 當大便用力時,腹壓會急劇增加。對于本身直腸周圍組織支持薄弱的人群,比如兒童,其骶骨彎曲尚未發(fā)育完全,直腸呈垂直位,腹壓增加時直腸容易向下滑動;老年人由于身體機能衰退,盆底肌肉松弛,對直腸的固定作用減弱,用力排便時就可能使直腸脫出肛門外。此外,多次分娩的女性,盆底肌肉和筋膜受到損傷,也會增加脫肛的風險。 長期便秘、腹瀉、前列腺肥大導致排尿困難等情況,使得患者在排便或排尿時需要過度用力,持續(xù)的腹壓升高也會誘發(fā)直腸脫垂。除了腹壓增加,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協(xié)同作用導致脫肛,如內(nèi)痔、直腸息肉經(jīng)常脫出,向下牽拉直腸黏膜,也會引發(fā)直腸脫垂。 脫肛早期可能僅在排便時有腫物脫出,便后可自行回納。隨著病情進展,腫物脫出后需用手推回,甚至在咳嗽、行走等輕微增加腹壓的情況下也會脫出,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和不便。 2025-10-07 08:43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