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李斌奎 主任醫(yī)師
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
三級甲等
肝臟外科
-
排便帶血是一種較為常見但需要引起重視的癥狀,其原因多種多樣。 首先,肛腸疾病是導致排便帶血的常見原因。痔瘡是最為常見的一種,通常表現(xiàn)為排便后鮮血滴落,一般不與糞便混合,患者可能還會有肛門腫物脫出、瘙癢等癥狀。肛裂也會造成排便帶血,同時伴有排便時肛門劇烈疼痛,疼痛呈周期性,這是由于糞便通過肛管時撕裂受損的黏膜所致。直腸息肉也可能引起便血,血液通常附著在糞便表面,顏色鮮紅。 其次,腸道炎癥性疾病也可能引發(fā)便血。如潰瘍性結腸炎,患者除了便血外,還會有腹痛、腹瀉、黏液便等癥狀,病情往往呈反復發(fā)作的特點。細菌性痢疾也會導致便血,同時伴有發(fā)熱、腹痛、里急后重等表現(xiàn),糞便多為膿血便。 再者,腸道腫瘤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。直腸癌、結腸癌等腸道惡性腫瘤,早期可能僅表現(xiàn)為便血,隨著病情進展,會出現(xiàn)排便習慣改變、腹痛、腹部腫塊、消瘦等癥狀。 此外,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、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,也可能影響凝血功能,從而導致便血,不過這類情況通常還會伴有其他部位的出血表現(xiàn)。
2025-10-03 11:49
-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