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史東岳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全科
-
進行性脊肌萎縮癥患者的肌酶譜通常不會增高。這是由于其發(fā)病機制主要是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,一般不引起肌肉的炎癥或壞死,所以肌酶譜大多在正常范圍內。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可能會有輕微波動。 1. 發(fā)病機制:進行性脊肌萎縮癥是一種神經源性疾病,運動神經元受損,導致肌肉逐漸萎縮和無力。 2. 肌酶來源:肌酶通常在肌肉損傷、炎癥或壞死時釋放入血,而該病肌肉損傷程度較輕。 3. 臨床特征:患者主要表現為肌無力、肌萎縮,多從手部小肌肉開始,逐漸向上發(fā)展。 4. 診斷方法:除肌酶譜外,還需結合神經電生理檢查、肌肉活檢等綜合判斷。 5. 鑒別診斷:需與其他導致肌無力的疾病如肌營養(yǎng)不良、多發(fā)性肌炎等相鑒別。 總之,大多數進行性脊肌萎縮癥患者的肌酶譜正常,但診斷需綜合多種檢查結果和臨床表現。如有相關癥狀,應及時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神經內科就診。
2024-10-09 01:44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肌萎縮綜合征? 肌萎縮綜合征是指并非單一塊肌肉的萎縮,而是一個部位、一個區(qū)域、整個肢體或軀體部位的骨骼肌群的萎縮,這種萎縮多為多肌群的肌肉萎縮,由于大面積的肌力、肌張力降低,可出現與其有關的并發(fā)癥,故稱為肌萎縮綜合征。心理疾病性肌萎縮綜合征常見于心理疾病性運動障礙,如轉換型障礙的雙下肢癱瘓、雙上肢癱瘓或單癱等,病期較長,遷延數月以上,患部肌肉長期處于廢用狀態(tài),局部血流也受影響,局部營養(yǎng)、代謝降低,最后形成廢用性萎縮。這種萎縮在開始時可能是生理性的,運漸發(fā)展為病理性肌萎縮,同時必然出現局限性肌功能障礙,且有結構學改變。 查看全文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