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碰最新剧情分类三级|日韩午夜福利视频|日本成人动漫视频|国产亚洲AV无码成人片|日韩成人一级黄色A片日批片|久久一婷婷av美日韩一级|超碰av无码亚州XX站|91亚洲成人视频|在线观看av导航|男人成人大片最近av在线

家庭醫(yī)生在線首頁 > 疾病頻道 > 藥品 > 正文

不要忽視也不必過慮:人人都可能有這個“貓”病

2024-02-02 17:43:41      家庭醫(yī)生在線

隨著冬天的到來,人們吸貓的熱情也日益高漲,跟貓貓親密接觸的同時,貓癬也不知不覺的發(fā)生了[1,2]。貓癬是一種常見的真菌引起的感染,其表現(xiàn)為一個圓形的斑疹,并且能引起瘙癢。貓癬有各種花名,在英語里稱為ringrworm,是因為其形似戒指(圖1),如果發(fā)生在足部,就是大家常說的“香港腳”,也叫運動員足(athlete foot)。對于家有寵物的鏟屎官來說,貓癬更是防不勝防,根據(jù)對北京和上海寵物醫(yī)院貓咪的調(diào)研顯示,貓癬的發(fā)生率為100%[3,4],每個鏟屎官都有可能染上貓癬。即便家里沒有寵物,人也可能染上貓癬,貓癬不僅可以來自于其他患有貓癬的人和動物,還可能從環(huán)境中獲得,這是由于真菌可以存在于物體表面,尤其是潮濕的地方[1]。值得注意的是,貓癬還可以從身體的一個部位轉(zhuǎn)移到另一個部位[2]。

  

圖1貓癬的癥狀(左:背部貓癬;中:手臂部貓癬;右:頭皮貓癬)[1]

貓癬的診斷

根據(jù)美國疾病控制中心的推薦,貓癬的診斷方式有四種[5]:

氫氧化鉀制劑

臨床醫(yī)生可以將氫氧化鉀(KOH)制劑用于皮膚刮屑或剪下的指甲來確診貓癬,這一檢查方式可以提供快速的結(jié)果,但測試的準(zhǔn)確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臨床醫(yī)生的經(jīng)驗和技術(shù)[6]。

真菌培養(yǎng)

真菌培養(yǎng)可用于診斷癬。真菌培養(yǎng)比KOH染色更具特異性,但需要數(shù)周時間才能獲得結(jié)果[7,8]。

過碘酸希夫反應(yīng)(PAS)進行組織病理學(xué)檢查

對剪下的指甲采用PAS進行組織病理學(xué)檢查是診斷疑似甲真菌病的一種方法,甲真菌病是一種由皮膚癬菌引起的常見真菌性指甲感染。

聚合酶鏈反應(yīng)(PCR)

PCR可用于癬的快速診斷。

紫外線燈(伍德氏燈)

紫外線可用于診斷犬小孢子菌和奧杜盎小孢子菌引起的癬,這兩個菌種在伍德氏燈下都呈藍(lán)綠色熒光,但這兩種菌種并不是人類感染貓癬的常見原因。

貓癬的治療:抗真菌治療為主

貓癬其實是淺部的真菌感染,根據(jù)美國疾病控制和預(yù)防中心(CDC)的推薦,除了頭皮部位的貓癬以外,其他部位貓癬均可使用局部非處方抗真菌的軟膏或乳劑進行治療。我國指南推薦5%阿莫羅芬搽劑用于全身多個部位真菌感染治療[9,10]。

阿莫羅芬是苯丙嗎啉類抗真菌藥物,具有廣譜高效的抗菌、抑菌的雙重活性。阿莫羅芬具有雙靶點機制,可抑制Δ14-位還原酶和Δ7-Δ8位異構(gòu)酶,在麥角固醇形成的兩個環(huán)節(jié)發(fā)揮抑制作用,從而破壞真菌細(xì)胞膜的形成(圖2)[11,12],貓癬的癥狀得以緩解。

圖2阿莫羅芬作用機制[11]

臨床研究顯示,使用阿莫羅芬6小時后,指甲中藥物濃度達到56μg/g cm2,是最小抑菌濃度的140倍[13]。

對頭皮處的貓癬,美國CDC建議使用口服抗真菌藥物,貓癬也可能在全身多處發(fā)生,在這種情況下,將阿莫羅芬搽劑與口服抗真菌藥聯(lián)合使用,可發(fā)揮協(xié)同抑菌的作用[14],抑制全身各處的淺部真菌感染病灶,更好地治療貓癬。

一項研究納入了270例花斑糠疹、馬拉色菌毛囊炎、脂溢性皮炎等淺部真菌感染病例,隨機分為兩組,接受口服伊曲康唑膠囊(200 mg/次,1次/d,于餐中或餐后即刻服用,用藥1周,對照組,n=134),或在此基礎(chǔ)上對患者皮損處外用阿莫羅芬乳膏(1次/d,連續(xù)4周,治療組,n=136),結(jié)果顯示,阿莫羅芬與口服抗真菌藥伊曲康唑聯(lián)合使用,治療淺部真菌病總有效率在80%以上,顯著高于僅口服伊曲康唑(圖3)[15]。

圖3阿莫羅芬聯(lián)合口服伊曲康唑與單獨使用伊曲康唑治療淺部真菌病療效對比[15]

隨著城市中養(yǎng)寵人群的不斷壯大,人感染貓癬的病例也開始多見起來。貓癬屬于淺部的真菌感染,只要應(yīng)對得當(dāng),不足為慮。阿莫羅芬搽劑的主要成分為鹽酸阿莫羅芬,是我國指南推薦的淺部真菌感染外用藥物,雙靶點抑制,具有抗菌抑菌雙重作用,除單獨外用以外,還可與口服抗真菌藥物聯(lián)合使用,能夠抑制真菌感染,治療貓癬。

參考文獻:

1.美國CDC官網(wǎng):https://www.cdc.gov/fungal/diseases/ringworm/sources.html.Accessed in Oct.2022。

2.Kaplan W.Epidemiology and public health significance of ringworm in animals.Arch Dermatol.1967 Oct;96(4):404-8。

3.趙秋華等。上海畜牧獸醫(yī)通訊;2019年01期。

4.李志等?!吨蝎F醫(yī)醫(yī)藥雜志》2018年第4期66-69頁。

5.美國CDC官網(wǎng)https://www.cdc.gov/fungal/diseases/ringworm/health-professionals.html.Accessed in Oct.2022。

6.Levitt JO,et al.Derma Res and Prac.2010 Jun;2010。

7.Hainer BL.Dermatophyte infections.Am Fam P 2003 Jan 1;67(1):101-8。

8.Crawford F,Hollis S.Topical treatments for fungal infections of the skin and nails of the foot.Cochrane Database Syst.Rev.2007(3):CD001434。

9.中國中西醫(yī)結(jié)合學(xué)會皮膚性病專業(yè)委員會真菌學(xué)組。手癬和足癬診療指南(2017修訂版)[J]。中國真菌學(xué)雜志,2017,12(6):4。

10.冉玉平,李若瑜,等。中國足癬診斷與治療——中國醫(yī)師協(xié)會皮膚科分會真菌學(xué)組專家共識[J]。臨床皮膚科雜志,2007,36(4):2。

11.Evans EG.Br J Dermatol.2001;145 Suppl 60:9-13。

12.王愛平等。中國臨床藥理學(xué)雜志.2005;21(3):168-71。

13.Pittrof F,et al.Clin Exp Dermatol.1992 Sep;17 Suppl 1:26-8。

14.Polak A.Mycoses,1993,36(1-2):43-49。

15.汪靜文。醫(yī)學(xué)信息,2019,32(01):165-167。

(責(zé)任編輯:冼儀敏 )

科大夫掛號引導(dǎ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