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姜麗萍 主任醫(yī)師
吉林市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心血管內科
-
低血壓的引起原因較多,常見的有遺傳因素、體位變化、疾病影響、藥物作用、營養(yǎng)不良等。治療方法則包括調整生活方式、藥物治療等。 1.遺傳因素:部分人由于遺傳,天生血壓就相對較低,但通常無明顯癥狀,一般無需特殊治療。 2.體位變化:突然改變體位,如從臥位或蹲位快速站起,可能導致短暫性低血壓。平時起身動作應緩慢。 3.疾病影響:某些疾病如心臟疾病、內分泌疾病等會引發(fā)低血壓。需針對原發(fā)病進行治療,如治療心臟病的地高辛、治療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左甲狀腺素鈉片等。 4.藥物作用:一些降壓藥、抗抑郁藥等可能導致低血壓。需調整藥物種類或劑量。 5.營養(yǎng)不良:長期飲食不均衡、缺乏營養(yǎng),會使血壓降低。應保證營養(yǎng)均衡,多攝入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的食物。 總之,低血壓的原因多樣,治療方法也因人而異。若出現低血壓癥狀且持續(xù)不緩解,應及時就醫(yī),在醫(yī)生指導下明確原因并進行治療。
2025-03-26 20:28
-
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谷印亮 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理療科
-
你好。慢性低血壓一般可分為三類:①體質性低血壓,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,多見于20-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,輕者可無如何癥狀,重者出現精神疲憊、頭暈、頭痛,甚至昏厥。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。②體位性低血壓:體位性低血壓是患者從臥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時,或長時間站立出現血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,并伴有明顯癥狀,這些癥狀包括:頭昏、頭暈、視力模糊、乏力、惡心、認識功能障礙、心悸、頸背部疼痛。體位性低血壓與多種疾病有關,如多系統(tǒng)萎縮、糖尿病、帕金森氏病、多發(fā)性硬化病、更年期障礙、血液透析、手術后遺癥、麻醉、降壓藥、利尿藥、催眠藥、抗精神抑郁藥等,或其他如:久病臥床,體質虛弱的老年人。③繼發(fā)性低血壓:由某些疾病或藥物引起的低血壓,如脊髓空洞癥,風濕性心臟病,降壓藥,抗抑郁藥和慢性營養(yǎng)不良癥,血液透析病人。 低血壓患者輕者如無任何癥狀,無需藥物治療。主要治療為積極參加體育鍛煉,改善體質,增加營養(yǎng),多喝水,多吃湯,每日食鹽略多于常人。重者伴有明顯癥狀,必須給予積極治療,改善癥狀,提高生活質量,防止嚴重危害發(fā)生。近年來推出α受體激動劑管通,具有血管張力調節(jié)功能,可增加外周動、靜脈阻力,防止下肢大量血液郁滯,并能收縮動脈血管,達到提高血壓,加大腦、心臟等重要臟器的血液供應,改善低血壓的癥狀,如頭暈、乏力、易疲勞等癥狀。其他藥物還有:麻黃素,雙氫麥角氨,氟氫可的松等,中藥治療等效果和負作用有待進一步考察。
2016-01-23 15:29
-
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,你可能感興趣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