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6 周 B 超顯示 37 周且臍帶繞頸一周,要緊嗎?
我今天去醫(yī)院檢查B超了,是36周,而檢查出來是37周了,醫(yī)生說臍帶繞頸一周,說是沒關系的,我有點擔心,請問真的不要緊嗎?我平時該注意些什么,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臍帶不繞頸呢?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5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梁麗紅 副主任醫(yī)師
惠州市中心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產(chǎn)二區(qū)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臍帶繞頸一周在孕期較為常見,一般來說不太要緊,但仍需密切關注。要注意胎動情況、按時產(chǎn)檢、保持良好心態(tài)、采取適當睡姿、避免劇烈運動等。 1. 注意胎動:每天早中晚各數(shù) 1 小時胎動,若胎動異常,如突然增多或減少,需及時就醫(yī)。 2. 按時產(chǎn)檢:按照醫(yī)生建議的時間進行產(chǎn)檢,通過 B 超等檢查了解胎兒和臍帶情況。 3. 良好心態(tài):避免過度焦慮和緊張,情緒穩(wěn)定有利于胎兒發(fā)育。 4. 適當睡姿:可采取左側(cè)臥位,增加胎盤供血和供氧。 5. 避免劇烈運動:防止胎兒活動過于頻繁,加重臍帶繞頸。 總之,雖然臍帶繞頸一周多數(shù)情況下不會對胎兒造成嚴重影響,但孕婦仍要重視,做好上述注意事項,以確保胎兒的安全和健康。
2025-03-26 00:57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4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強 醫(yī)師
濰坊市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普內(nèi)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當臍帶纏繞胎兒,而且纏繞較緊,胎兒感到不適時,他會向周圍運動,尋找舒適的位置,左動動,右動動,當胎兒轉(zhuǎn)回來時,臍帶纏繞自然就解除了,胎兒就會舒服地休息一會.當然,如果臍帶繞頸圈數(shù)較多,胎兒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就會少一些.
2016-01-23 13:05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3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吳志全 主治醫(yī)師
河北醫(yī)科大學附屬平安醫(yī)院
二級甲等
兒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你好,我是婦產(chǎn)科醫(yī)生,能否順產(chǎn),要看胎心監(jiān)護的結(jié)果,看胎兒有無因臍繞頸引起的缺氧,如果沒有,就可以順產(chǎn),但如果有,為了胎兒的安全,還是應該剖宮產(chǎn).臍繞頸并不是剖宮產(chǎn)的絕對指針.還有胎兒的大小應參考孕婦的宮高,腹圍
2016-01-23 10:29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谷印亮 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理療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臍帶繞頸是胎兒分娩時常見的情況,一般認為這與臍帶過長和胎動過頻有關.臍帶繞頸屬高危妊娠,隨時可引起胎兒宮內(nèi)窘迫.孕末期若臍帶有多處纏繞,對于胎兒則是非常危險的,纏繞較緊者可影響胎兒缺氧,甚至胎兒死亡.
2016-01-23 05:44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慶松 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全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病情分析:你好,臍帶繞頸怎么辦?不要緊張,定期去醫(yī)院檢查,聽醫(yī)生的話。在孕期,有些胎兒會發(fā)生臍帶纏繞現(xiàn)象。臍帶纏繞是一種常見的臍帶異常。在分娩中,其發(fā)生率高達20-25%。臍帶纏繞,其結(jié)果類似于‘上吊’,對胎兒的影響,與纏繞的周數(shù)及松緊度、臍帶的長短、羊水量有關。同時還與是否臨產(chǎn)有關。臨產(chǎn)后,胎頭往下分娩,會造成原先纏繞較松的臍帶逐漸拉緊。一般來說,被臍帶纏繞一周或臍帶搭頸的胎兒,因臍帶纏繞及壓迫程度較輕,是不會發(fā)生臨床癥狀的,這種纏繞對母兒危險不大,母親仍可經(jīng)陰道將其順利分娩。即使是臍帶繞頸,由于胎頭的活動性較小,只要臍帶沒有被勒緊,通常就不會危害胎兒健康。在孕期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有臍帶纏繞現(xiàn)象,只要胎兒繼續(xù)在活動,孕婦就不需要太擔心。B超顯示繞1周為“U”型壓跡,繞兩周者為“W”壓跡,3周以上為鋸齒狀。
2016-01-23 03:37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其他網(wǎng)友提過類似問題,你可能感興趣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(nèi)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臍帶異常? 臍帶異常發(fā)病率很高,一般在11%~20%之間,因可直接或間接影響胎兒胎盤血液循環(huán)及氣體、物質(zhì)、代謝產(chǎn)物交換,輕者可致胎兒宮內(nèi)生長受限,重者可引起胎兒窘迫、新生兒窒息甚至圍生兒死亡。是圍生兒缺氧以致死亡的首要原因。以臍帶脫垂危害性最大,病死率最高,因臍帶脫垂使臍帶被壓于胎先露與骨盆之間,臍血受阻甚至完全中斷而威脅胎兒生命。臍帶正常長度在30-70cm之間,平均為50-60cm。 查看全文»
你可能對下面的內(nèi)容感興趣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