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
行
Egypt
Memory
和她素未謀面,
只是通過影像書籍中的只言片語,
給她作了一個定義:
古老神秘、開放包容、寧靜悠閑等
這些看似詞義相仿的形容。
上海浦東的飛機到莫斯科,然后再轉(zhuǎn)飛機去開羅。沒錯,這是一次埃及之旅。因為轉(zhuǎn)乘的航班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差,去逛了免稅店,感受一下我印象中這個只有伏特加和熊的國家的購物天堂。
從小就被埃及的神秘深深吸引到無法自拔,幻想有一天自己能來到這片土地,看看金字塔里的“外星人”是不是也會說中國話。如今夢想終于要實現(xiàn)了,略顯激動!
飛機一路平穩(wěn),沒有霧霾、沒有雨雪、也沒有“一股氣流”,沒法見識俄航飛行員的高超技藝,我一點也不遺憾,哈哈,真的,這是一件很值得慶幸的事情。
在飛機上,我腦海里不斷地閃現(xiàn)藍天、沙漠、金字塔、埃及艷后和木乃伊的樣子,想象著親眼所見后自己的心情會是怎樣的。
臨行前做了功課,了解到古埃及第六王朝有位法老名叫佩皮二世,他9歲登上王位,在位長達94年。
佩皮二世在歷史上沒啥名聲,但有件事卻記載下來了。
他說自己有一個獨特的避免蚊蟲叮咬秘方:他將蜂蜜涂在自己身邊奴隸的身體上,這樣蚊蟲出現(xiàn)時就會向奴隸的身體飛去,于是佩皮就可以享受沒有蚊蟲干擾的清靜了。
如此防蚊蟲叮咬,好殘忍。!
因本人愛招蚊子,舟車勞頓后也常常會覺得頭痛不已,不知道埃及歷經(jīng)數(shù)千年后,蚊蟲是不是依然那么多,所以本次出游我隨身攜帶了外觀小巧精致,對治療感冒頭痛、蚊蟲咬傷等常見疾病功效十分強大的“小葫蘆”——羅浮山百草油,也算是趕了趟潮流“帶著葫蘆去旅行”了!
昏沉欲睡時,朦朧中聽到飛機里開始播報古蘭經(jīng)禱告,我知道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進入這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的國界了。伊斯蘭教是埃及的國教,寧靜悠閑的定義便是源自于此。
下飛機的時候已經(jīng)是大半夜,因為是跟團游,住宿問題都解決了。開羅的繁華出乎我的意料,有一些人提議去尼羅河游船,導(dǎo)游解釋,這是明天晚上的行程。
現(xiàn)在的關(guān)鍵是好好睡個覺,開始明天的埃及之旅。
早餐是埃及大餅加三明治,酥脆的埃及大餅配上特制的豆醬,別有一番風(fēng)味。也許埃及大餅在埃及人民心中的地位就跟我們傳統(tǒng)的早餐標配——豆?jié){油條一樣。
《一千零一夜》里說:從未見過開羅的人,就等于沒有見過世界。
是的!這確實是一座古老與現(xiàn)代結(jié)合的城市,古老神秘和開放包容兼并,行走在這片天地,自己仿佛是置身于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,對人類渺小的感悟和對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,真主安拉仿佛就在眼前。
說到埃及,浮現(xiàn)在腦中的#$印象便是沙漠中的金字塔,以及在金字塔里長眠的法老國王們。但據(jù)說,在很多個世紀之前,阿拉伯國家所在之處是宜人宜居的綠洲,時過境遷山移水轉(zhuǎn),才成了現(xiàn)在的沙漠。所以在今天,這些地區(qū)才會成為石油的主要生產(chǎn)地。與此同時,現(xiàn)今生活在埃及的阿拉伯人已不再是古埃及人,而“撒哈拉”一詞,音譯于阿拉伯語?????????????,意為“大沙漠”,撒哈拉沙漠(TheSahara)因此得名。
在沙漠看到了傳說中的“沙漠駱駝隊”,黃昏時刻還幫同團的美麗小姐姐拍了張自認為很酷帥的照片,名字叫——落日余暉下的小葫蘆閃閃發(fā)光,哈哈哈!
在世界七大奇觀之一“吉薩三座金字塔”前,我把隨身攜帶的“小葫蘆”送了一瓶給帶我們參觀的當?shù)貙?dǎo)游“佳寶”,他使用后覺得味道芳香,感覺非常不錯,叫我?guī)退膹堈掌,留下紀念。個人覺得,這張照片沒有拍好,有點遺憾。
關(guān)于埃及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等舉世聞名的景,這些都是老生常談,相信大家對此都已經(jīng)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。這里就不一一贅述,附上幾張隨手拍的照片,請自行觀賞!
到開羅,一定要去汗·哈利利市場。這個號稱阿拉伯#!大的市場,位于開羅老城區(qū),古老的艾資哈爾清真寺對面,是一個伊斯蘭風(fēng)格的古市場,由分布在幾十條小街巷里的幾千家個體小店組成。
埃及的異域風(fēng)情盡在于此,導(dǎo)游的解說娓娓道來,而我的思緒卻早已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,隨著不盡相同的各種聲音,飄散開來。
一千個游客心中有一千個開羅,我不知道我心中的開羅是不是#!獨特的那一個。
在阿慕爾清真寺拿著“小葫蘆”凹造型的時候,遇到了個很漂亮的俄羅斯小姐姐,她對我們手中外觀精致的“小葫蘆”非常感興趣,于是我們邀請她一起拍了不少照片,在整理照片的時候,看到了這個非常醉人的笑容,后悔當初沒有留下個“伊妹兒”什么的。
固力宮每周三次的蘇菲舞表演,感受伊斯蘭蘇菲教的天人合一境界。看這舞者的神態(tài),可以看得出他們對安拉的虔誠。
晚上的尼羅河光影交錯間不乏安詳靜謐?粗鵁艋鹜鞯哪崃_河兩岸,想象著幾千年前,這條孕育了整個埃及文明的母親河兩岸,不得不喟嘆人類文明的偉大。
埃及北接地中海,東臨紅海,在去埃及之前,我在腦中臆想過無數(shù)遍大海和沙漠同在是什么樣的畫面,但我腦中浮現(xiàn)的,一直都是臟兮兮的泥沙污濁的樣子。
我沒去過東南亞,一直堅信三亞的海是#!美的海,可到了亞歷山大,看到碧藍的地中海,我知道我孤陋寡聞了。
地中海沿岸有很多在兜售小商品的小孩子,他們大都是學(xué)齡兒童,迫于生計,不得不出來自食其力,他們的笑容都很燦爛。
從開羅一路向北,只需3個多小時,就可到達亞歷山大,路上大部分是沙漠公路,這里的公路很多都是建在三角綠洲和荒蕪的沙漠之間的。地中海之前對于我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,但是身處其境的時候就覺得,“度假圣地”這個稱號真的是名不虛傳的。
寫在最后:
也許這算不上是一篇游記,只是個人的一些碎碎念罷了,但是這個古老神秘的國度,帶給我的體會,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說清楚的。
從素未謀面到不虛此行,只經(jīng)歷了短短的3天。
回來的路上,買了一本古蘭經(jīng),我覺得我會成為一個虔誠的朝圣者,在有生之年還會再次踏足這座古老神秘又開放包容的城市。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