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關則雄 主任醫(yī)師
陽江市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核醫(yī)學科
-
輻射是指能量以電磁波或粒子(如阿爾法粒子、貝塔粒子等)的形式向外擴散。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,只要溫度在絕對溫度零度以上,都以電磁波和粒子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熱量,這種傳送能量的方式被稱為輻射。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。電離輻射包括X射線、伽馬射線等,具有足夠的能量可以使原子或分子電離;非電離輻射如紫外線、可見光、紅外線、微波和無線電波等,能量相對較低,一般不會使原子或分子電離。 輻射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取決于輻射類型、劑量、暴露時間等因素。低劑量的非電離輻射通常不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危害,但長期大量接觸可能有一定影響。例如,紫外線過度照射會損傷皮膚,導致皮膚曬傷、老化,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。 電離輻射危害較大。短期大劑量暴露可能引發(fā)急性放射病,出現(xiàn)惡心、嘔吐、腹瀉、出血等癥狀,嚴重時會危及生命。長期低劑量暴露可能增加患癌癥的幾率,如白血病、甲狀腺癌等,還可能影響生殖系統(tǒng),導致精子質量下降、胎兒畸形等,也會對免疫系統(tǒng)造成損害,使人體更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。
2025-10-06 17:14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