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呂海建 副主任醫(yī)師 惠州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 三級甲等 燒傷整形創(chuàng)傷外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凍傷是機體暴露于低溫環(huán)境所致的局部或全身性急、慢性損傷。當遇到凍傷情況時,可按以下步驟進行急救處理。 首先,迅速脫離寒冷環(huán)境。將患者轉移到溫暖、干燥的室內,去除潮濕的衣物、鞋襪等,避免繼續(xù)受凍。 然后,對于一度凍傷,僅有皮膚淺層凍傷,表現(xiàn)為皮膚發(fā)紅、疼痛,可用溫水(水溫37 - 40℃)浸泡凍傷部位,每次浸泡時間約20 - 30分鐘,以促進血液循環(huán)恢復。浸泡時要注意水溫恒定,避免過冷或過熱。浸泡后用干凈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干,再涂抹凍傷膏。 二度凍傷有皮膚全層凍傷,可能出現(xiàn)水皰。此時同樣先用溫水復溫,若水皰完整,不要弄破,以防感染,可涂抹凍傷膏后用紗布包扎。如果水皰已破,應先以碘伏等消毒,再涂抹抗生素軟膏后包扎。 對于三度及以上的嚴重凍傷,肢體可能出現(xiàn)黑色、紫色或無感覺,應立即送往醫(yī)院。在送醫(yī)途中,要注意對凍傷部位的保暖,可以用毛毯、衣物等包裹,但不要隨意按摩或熱敷,以免加重組織損傷。 此外,在急救過程中,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,如呼吸、心率等。如果患者出現(xiàn)意識不清、呼吸微弱等情況,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等緊急處理,并呼叫急救人員。 2025-09-25 09:18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