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陳金軍 主任醫(yī)師
南方醫(yī)科大學南方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肝病中心
-
丙型病毒性肝炎,簡稱丙肝,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。了解其傳播途徑,對于預防丙肝至關重要。 血液傳播是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。在過去,輸血和血制品的使用是導致丙肝傳播的重要因素,不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,這種途徑傳播的風險已大幅降低。但一些不規(guī)范的醫(yī)療操作,如共用注射器、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、內鏡等,仍可能造成丙肝病毒的傳播。此外,共用剃須刀、牙刷等可能導致皮膚黏膜破損的個人用品,也存在感染風險。 性傳播也是丙肝的傳播途徑之一。與丙肝感染者發(fā)生無保護的性行為,感染丙肝的幾率會增加。特別是有多個性伴侶、男同性戀者等高危人群,感染風險更高。 母嬰傳播指感染丙肝病毒的母親在分娩過程中,可能將病毒傳播給新生兒。不過,母嬰傳播的幾率相對較低,大約在5% - 10%左右。 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觸,如擁抱、握手、共用餐具等,通常不會傳播丙肝病毒。此外,咳嗽、打噴嚏等呼吸道傳播途徑也不會傳播丙肝。
2025-09-17 13:30
-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