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張艷凱 副主任醫(yī)師 開封市中心醫(yī)院 三級甲等 全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打完疫苗后發(fā)熱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不良反應,不用過于驚慌,可按以下方法處理。 首先,密切監(jiān)測體溫。使用體溫計定時測量體溫,了解體溫的變化情況。一般來說,疫苗引起的發(fā)熱多在接種后的24小時內出現(xiàn),體溫通常不會超過38.5℃,且持續(xù)時間較短,1 - 2天可自行緩解。 如果體溫不超過38.5℃,可先采取物理降溫的方法。比如用濕毛巾敷在額頭、頸部、腋窩、腹股溝等大血管豐富的部位,通過水分蒸發(fā)帶走熱量,起到降溫作用;也可以使用退熱貼。同時,要讓接種者多休息、多喝水,以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,幫助散熱。 要是體溫超過38.5℃,或者發(fā)熱持續(xù)時間較長、伴有其他明顯不適癥狀,如頭痛、乏力、惡心、嘔吐、精神萎靡等,應及時就醫(yī)。醫(yī)生會進行詳細的檢查,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,并根據(jù)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治療。 此外,要注意保持接種部位的清潔干燥,避免搔抓和沾水,防止感染。在發(fā)熱期間,飲食宜清淡、易消化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刺激性食物。 2025-09-16 16:11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