缺血性中風危害大 如何科學治療和預防?
中風分為出血性中風和缺血性中風兩大類,而缺血性中風的占比約為85%。
缺血性中風是腦血管疾病的主要類型,其典型癥狀為腦梗死和腦栓塞,可由多種原因引起:
1、腦梗死多由高血糖、高血脂和高血壓等疾病引起,過多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物質附在血管表面,造成血管壁不光滑,形成斑塊,使血液流通的空間變小,日積月累形成血栓而導致發(fā)病。腦梗死會影響營養(yǎng)輸送,造成部分組織損壞甚至壞死,患者輕則留下后遺癥,重則殘疾、死亡。因此,治療腦梗塞最重要的是與死神賽跑,在確診腦梗死的3至4.5個小時內,使用合適的藥物進行溶栓治療,使血管暢通,把危害降到最低。
2、腦栓塞的病因同樣是血管受堵,與腦梗死的區(qū)別在于,腦栓塞患者的血管本身有可能是暢通的,堵住血管的栓塞來源于身體的其他部位,這個部位通常是心臟。而房顫疾病,最容易產生血栓。腦栓塞的溶栓難度比腦梗死大,更容易引起腦出血。因此,預防腦栓塞最好的辦法,是在發(fā)現(xiàn)房顫疾病后,及時和堅持服用活血藥物,降低血液粘稠度,防止血栓形成。
3、其他原因,如外傷、中毒、腦腫瘤等患者進行針對性治療之后,極有可能引發(fā)缺血性中風。氣溫變化、情緒過度緊張和疲勞,吸煙和飲酒過度,也會大大增加中風的發(fā)病率。
缺血性中風的用藥及治療機制
缺血性中風的用藥主要為了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液黏稠度,抑制血小板聚集,從而改善大腦血流。如患者注射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缺血性中風的、云南生物谷藥業(yè)生產的燈盞細辛注射液可盡快達到治療效果。該類以燈盞細辛單方制劑入藥的治療機制為:
1、通過抑制血小板活性從而抵抗血小板聚集,發(fā)揮抗凝和抗血栓功效;
2、其有效成分野黃芩苷具有抗氧化、清除自由基的功效,可以抵抗脂質過氧化反應導致的神經細胞代謝紊亂和細胞結構破壞;
3、抑制炎癥因子表達和鈣超載,從而保護缺血部位神經細胞功能,有效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;
4、燈盞細辛注射液能防止腦水腫,抑制蛋白激酶C活性,改善腦血流供應等。
但醫(yī)學專家提醒,如患者處于腦出血急性期、活動性出血期應禁用該類藥物。
缺血性中風以防為主
缺血性腦中風患者注意生活中的預防可最大程度避免疾病發(fā)生:
1、控制血糖平穩(wěn),控制血壓平穩(wěn)。在避免攝入高脂肪、高熱量食物的同時,一定要多補充水分,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和礦物質的食物,保證營養(yǎng)均衡,為人體的新陳代謝提供足夠的養(yǎng)分。
2、忌熬夜。良好的睡眠質量能夠保證人的精神狀態(tài),充足的睡眠能夠讓腦細胞得到充分修復,保護大腦正常供血。
3、根據(jù)身體條件,適當?shù)剡M行有氧運動。如散步、打太極等,身體恢復良好的患者則可進行適度慢跑。
詳情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