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馮伙容 副主任醫(yī)師
云浮市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婦科
-
氣滯血瘀型盆腔炎是盆腔炎常見類型,治療需綜合考慮。包括藥物治療、生活調理等。具體有中藥調理、抗生素應用、理療輔助、飲食注意、定期復查。當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醫(yī),聽從醫(yī)生的指示進行診治,不宜自己隨意用藥。
2018-07-25 08:00
1.中藥調理:可選用少腹逐瘀丸、血府逐瘀丸等,能活血化瘀、理氣止痛。
2.抗生素應用:如甲硝唑、左氧氟沙星等,用于控制炎癥。
3.理療輔助:紅外線照射、超短波等理療方式,促進盆腔血液循環(huán)。
4.飲食注意:避免生冷、辛辣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。
5.定期復查:了解病情變化,調整治療方案。
氣滯血瘀型盆腔炎患者應積極治療,注意生活調養(yǎng),遵醫(yī)囑用藥。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譚源駿 主治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骨科
-
病情分析:在祖國醫(yī)學中,盆腔炎相當于“熱疝”,“痃瘕”,“帶下”等病癥范疇.本病如發(fā)生在產后,流產后,以發(fā)熱為主癥者,屬“產后發(fā)熱”范疇.如形成盆腔炎癥包塊者,則屬“癥瘕”范疇.臨床上將盆腔炎分為濕熱瘀毒,氣滯血瘀兩個證型.
2014-01-31 07:06
(1)濕熱瘀毒型,癥見患者微惡寒,發(fā)熱,有汗,下腹及小腹兩側痛痛,拒按,帶下色黃如膿,舌質紅,苔黃,脈滑數.治宜清熱利濕,解毒化瘀.
(2)氣滯血瘀型,癥見患者下腹部及小腹兩側痛痛如針刺,甚至有包塊,腰骶酸痛,舌有紫氣,苔薄白,脈細弦.治宜活血化瘀,行氣止痛.指導意見:方1苦菜萊菔湯組成:苦菜100克,金銀花20克,蒲公英25克,青蘿卜200克(切片).用法:上四味共煎煮,去藥后食用蘿卜喝湯.每日1劑.功效:清熱解毒.主治:盆腔炎,屬濕熱瘀毒型,發(fā)熱,下腹脹痛,小腹兩側痛痛拒按,帶下色黃量多,舌質紅,苔黃,脈滑數.附注:金銀花對多種細菌如葡萄球菌,鏈球菌,肺炎雙球菌,大腸桿菌,綠膿桿菌以及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方2銀花冬瓜仁蜜湯組成:冬瓜籽仁20克,金銀花20克,黃連2克,蜜糖50克.用法:先煎金銀花,去渣取汁,用藥汁煎冬瓜籽仁15分鐘后人黃連,蜜糖即可.每日l劑,連服1星期.功效:清熱解毒.主治:盆腔炎,屬濕熱瘀毒型,下腹及小腹兩側痛痛,拒按,微發(fā)熱,自汗,帶下色黃量多,舌紅苔黃.
-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