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盧嬋鳳 揚州男科醫(yī)院 其他 視光中心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狂犬病是一種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通常通過動物咬傷或抓傷傳播。感染狂犬病的風險因素包括動物種類、傷口情況、暴露后的處理、個人免疫狀態(tài)以及病毒載量等。 1. 動物種類:狗、貓、蝙蝠等是常見的狂犬病毒攜帶者,被其咬傷或抓傷感染風險較高。 2. 傷口情況:傷口深、面積大、位于頭面部等,病毒更易侵入。 3. 暴露后的處理:及時正確清洗傷口、接種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能有效降低感染風險。 4. 個人免疫狀態(tài):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風險增加。 5. 病毒載量:病毒數(shù)量多,感染可能性大。 總之,被可疑動物咬傷或抓傷后,應立即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,并及時就醫(yī)評估是否需要接種疫苗和免疫球蛋白,以預防狂犬病的發(fā)生。 2024-11-29 01:03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

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