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饒南燕 主任醫(yī)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乳腺腫瘤醫(yī)學部(乳腺外科)
-
乙醛是一種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廣泛存在的有機化合物,它是否致癌是許多人關心的問題。答案是肯定的,乙醛具有明確的致癌性。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(IARC)已將乙醛列為1類致癌物,即對人類有確認的致癌性。在人體代謝過程中,酒精(乙醇)在乙醇脫氫酶的作用下會轉化為乙醛,而乙醛如果不能及時被乙醛脫氫酶2進一步代謝為乙酸排出體外,就會在體內蓄積。乙醛具有很強的反應活性,它可以與DNA、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發(fā)生反應,形成加合物,從而導致DNA損傷、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等,這些改變都可能促使正常細胞向癌細胞轉化。 大量的研究證據也支持乙醛的致癌性。例如,長期大量飲酒的人群,由于體內乙醛生成增多且排出不暢,患口腔癌、咽癌、喉癌、食管癌、肝癌等多種癌癥的風險顯著增加。此外,環(huán)境中的乙醛暴露,如吸煙、汽車尾氣、工業(yè)廢氣等,也會增加人體接觸乙醛的機會,進而增加患癌風險。 綜上所述,乙醛具有明確的致癌作用,我們應該盡量減少乙醛的暴露,如避免過量飲酒、遠離吸煙環(huán)境等,以降低患癌風險。
2025-10-10 13:47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