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李達 主任醫(yī)師
廣東省中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血液科
-
血紅蛋白濃度指的是單位體積血液內(nèi)所含血紅蛋白的量。血紅蛋白是紅細胞內(nèi)運輸氧的特殊蛋白質,是使血液呈紅色的蛋白,由珠蛋白和血紅素組成。 通常,血紅蛋白濃度的測定對于評估人體健康狀況有著重要意義。在臨床上,它是診斷貧血及相關血液疾病的重要指標之一。一般來說,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濃度正常范圍約為120~160g/L,成年女性約為110~150g/L,新生兒的血紅蛋白濃度相對較高,約為170~200g/L。 當血紅蛋白濃度低于正常范圍時,可能提示貧血。貧血會導致身體各組織器官缺氧,從而引發(fā)一系列癥狀,如頭暈、乏力、心慌、氣短等。導致血紅蛋白濃度降低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營養(yǎng)不良(缺乏鐵、維生素B12、葉酸等)、慢性疾病(如慢性肝病、慢性腎病等)、失血(外傷出血、消化道出血等)等。 而血紅蛋白濃度高于正常范圍也可能存在健康問題。相對性增多可能是由于血漿中水分丟失、血液濃縮所致,如劇烈嘔吐、大面積燒傷等;絕對性增多則可見于一些疾病,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。
2025-10-06 08:40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