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彭解人 主任醫(yī)師
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耳鼻喉科
-
摳耳朵摳出血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。 首先,外耳道皮膚損傷是較為常見的原因。外耳道皮膚非常嬌嫩,在摳耳朵時,如果使用的工具(如挖耳勺、棉簽等)過于尖銳或用力不當,很容易劃破外耳道的皮膚,導致出血。這種情況下,出血量通常較少,多為少量的鮮血,可能伴有輕微疼痛,一般在停止摳挖后,出血會逐漸自行停止。 其次,鼓膜損傷也可能導致?lián)付涑鲅?。鼓膜位于外耳道深部,如果在摳耳朵時用力過猛,工具可能會深入耳道觸及鼓膜,造成鼓膜穿孔。此時除了有出血的癥狀外,還可能出現(xiàn)聽力下降、耳鳴、耳內(nèi)悶塞感等癥狀,嚴重影響耳部健康。 另外,耳部疾病也可能是誘因。例如外耳道炎、中耳炎等,患病時耳部本身就處于炎癥狀態(tài),黏膜比較脆弱,摳耳朵時容易引發(fā)出血。外耳道炎除了出血,還可能有耳痛、耳癢、分泌物增多等表現(xiàn);中耳炎則可能伴有聽力減退、耳痛、耳鳴、耳內(nèi)流膿等癥狀。 當摳耳朵摳出血時,應立即停止摳挖,保持耳部清潔,避免污水進入耳內(nèi)。如果出血較多、持續(xù)不止或伴有其他不適癥狀,應及時就醫(yī)檢查。
2025-09-28 15:54
-
你可能對下面的內(nèi)容感興趣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