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乳性黃疸如何治療?
患者性別:女
患者年齡:26天
主要癥狀:黃疸沒有消失,但不是很黃,吃奶睡覺良好.不知道是不是母乳性黃疸,如果是的話應該如何治療呢?
發(fā)病時間:出生三四天左右
化驗檢查結果:1.總膽紅素:123.2
2.直接膽紅素:26.7
3.間接膽紅素:96.50
4.谷丙轉氨酶:26.0
5.谷草轉氨酶:61.0
6.谷草/古丙:2.35
7.堿性磷酸酶:312
8.谷氨酰轉肽酶:207.0
9.總蛋白:53.9
10.白蛋白:38.3
11.球蛋白:15.6
12.白球比例:2.5
12.乙肝表面抗原:陰性
曾經治療情況和效果:沒有治療,醫(yī)生不確定是什么結果,請問這屬于什么情況呢?是肝功能障礙還是母乳性黃疸呢?
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胡向耘 副主任醫(yī)師
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兒科
-
孩子的情況給孩子多喝水,停母乳三天,服用降疸的中藥,同時喝點葡萄糖水.可以適當帶孩子出去適時曬曬太陽,有去黃的作用.
2012-09-03 12:30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張俊相 住院醫(yī)師
威縣婦女兒童醫(yī)院
二級甲等
外科
-
母乳喂養(yǎng)的嬰兒在生后4~7天出現(xiàn)黃疸,2~4周達高峰(血清膽紅素可超過256.6~342.0μmol/L),一般狀況良好無溶血或貧血表現(xiàn)黃疸一般持續(xù)3~4周,第2個月逐漸消退,少數(shù)可延至10周才退盡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~4天,黃疸明顯減輕,膽紅素下降≥50%若再用母乳喂養(yǎng),黃疸不一定再出現(xiàn),即使出現(xiàn)亦不會達原有程度暫停母乳喂養(yǎng)3天改為人工喂養(yǎng),奶量以150ml/kg.d計算。暫停母乳期間,應用吸奶器將母乳吸出,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,提供黃疸消退后繼續(xù)母乳喂養(yǎng)。同時給予支持療法:注意保暖,增加熱量、營養(yǎng),預防感染;鼓勵乳母多次少量喂奶,增加患兒大便次數(shù)。嚴重者給以保肝、酶誘導劑等藥物治療。母乳性黃疸預后良好,停喂母乳后黃疸即消退,至今尚未有因其導致膽紅素腦病的報道。為了減少本病的發(fā)生,應鼓勵乳母早開奶,多次少量喂奶,增加大便次數(shù),減少腸道對膽紅素的吸收,可降低黃疸發(fā)生率。另外,要給予患兒以保暖、增加熱量、預防感染等支持療法,防止加重黃疸。治療母乳性黃疸還可采取口服中藥茵陳苓柏湯為主、西藥苯巴比妥為輔的治療方法。實驗證明中西醫(yī)結合治療母乳性黃疸總有效率為100%。黃疸完全消退,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,當出現(xiàn)高膽紅素血癥時,根據(jù)情況采取停母乳及其他干預措施。各種干預手段以盡可能不影響母乳喂養(yǎng)為前提,盡快降低膽紅素水平。目前比較公認的干預標準為血清膽紅素275~425μmol/L(16~25mg/dl)時停母乳,改配方奶喂養(yǎng)2天以上,直到膽紅素降到安全范圍再恢復母乳,300~375μmol/L(17.6~22mg/dl)時,暫停母乳改配方奶同時給予光療。輕時可以繼續(xù)吃母乳,重時應該停用母乳,改用其他配方奶。早產未成熟兒,血清膽紅素達到170μmol/L時應停母乳給予光療。晚發(fā)型母乳性黃疸,血清膽紅素15mg/dl時暫停母乳3天,>20mg/dl時則加光療,一般不需用人血白蛋白或血漿治療。
2012-09-07 09:07
-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母乳性黃疸? 母乳性黃疸的發(fā)生率逐年提高,目前已達20%~30%。也已成為住院新生兒高膽的主要原因之一,母乳喂養(yǎng)的嬰兒在生后4~7天出現(xiàn)黃疸,2~4周達高峰,第2個月逐漸消退,少數(shù)可延至10周才退盡。黃疸期間若停喂母乳3~4天,黃疸明顯減輕。本病預后良好,嚴重者才需治療。 查看全文»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