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維平 主任醫(yī)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(yī)院 三級甲等 急診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寶寶患上臍帶疝氣,需要了解其成因、癥狀、危害、檢查方法以及治療措施等。身體感到不適時,務必及時就診,聽從醫(yī)生的建議進行診治,不要自己擅自用藥。 2018-11-26 08:28
 1.成因:寶寶臍部腹壁肌肉尚未發(fā)育完善,當腹壓增高時,腹腔內(nèi)容物容易從臍部薄弱處突出形成疝氣。
 2.癥狀:通常在寶寶哭鬧、咳嗽或用力時,臍部會出現(xiàn)突出的腫塊,安靜或平臥時腫塊可回納。
 3.危害:如果疝氣長期突出不能回納,可能會導致嵌頓,引起腸管缺血壞死等嚴重并發(fā)癥。
 4.檢查:一般通過醫(yī)生的體格檢查即可初步判斷,必要時可進行超聲檢查以明確診斷。
 5.治療:對于較小的疝氣,可先觀察,盡量減少寶寶哭鬧等增加腹壓的情況。如果疝氣較大或出現(xiàn)嵌頓,可能需要手術治療。手術方式包括傳統(tǒng)的開放手術和微創(chuàng)手術。
 總之,寶寶臍帶疝氣需要家長密切關注,發(fā)現(xiàn)異常及時就醫(yī)。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,以保障寶寶的健康。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2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王慶松 醫(yī)師 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 其他 全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生兒臍疝如何處理?“肚臍眼”突出,醫(yī)學上稱為“臍疝”,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(fā)育缺陷。嬰兒出生后,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,凡是腹腔內(nèi)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,例如咳嗽、打噴嚏、哭鬧等。小兒安靜或平臥時,突出的腸子返回腹腔,腫塊消失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腹肌發(fā)育,疝孔逐漸縮小,最后閉合,臍疝消失。一般在1~2歲以上,小臍疝(直徑在2厘米以下者),可請小兒外科采用保守療法,用膠布粘貼,每1~2周更換一次。此法的缺點是膠布容易刺激皮膚,應仔細觀察貼膠布處有無皮炎,絕不可在家自行亂貼。若經(jīng)保守治療無效或臍疝孔較大,則應去醫(yī)院手術治療,其效果甚好。臍疝病兒一般并無痛苦,并不引起胃腸功能紊亂,僅極少數(shù)發(fā)生腸子嵌頓。個別小兒可能因局部膨脹而有不適感覺。有些家長為了不使其臍疝膨出,使小兒盡量少哭或不哭,對小兒百依百順,日久后會造成心理發(fā)育障礙,必須注意這一點。新生兒臍疝時如何減少腸管疝出?對于臍疝患兒,為了減少腸管疝出,促進疝愈合,應設法降低患兒腹壓。如盡量減少患兒哭鬧;預防和治療嬰兒喘、咳病癥,防止患兒出現(xiàn)便秘等。也要采用束帶膠布或繃帶包扎等辦法壓迫疝環(huán),阻止腸管疝出。但要注意預防臍部受壓引起臍炎等并發(fā)癥 2016-05-15 15:11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3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谷魁廣 醫(yī)師 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 其他 內(nèi)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新生兒臍疝如何處理?“肚臍眼”突出,醫(yī)學上稱為“臍疝”,是一種較常見的先天性發(fā)育缺陷。嬰兒出生后,臍部是一個先天性薄弱點,凡是腹腔內(nèi)壓力增高的原因都能使臍疝外突,例如咳嗽、打噴嚏、哭鬧等。小兒安靜或平臥時,突出的腸子返回腹腔,腫塊消失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腹肌發(fā)育,疝孔逐漸縮小,最后閉合,臍疝消失。一般在1~2歲以上,小臍疝(直徑在2厘米以下者),可請小兒外科采用保守療法,用膠布粘貼,每1~2周更換一次。此法的缺點是膠布容易刺激皮膚,應仔細觀察貼膠布處有無皮炎,絕不可在家自行亂貼。若經(jīng)保守治療無效或臍疝孔較大,則應去醫(yī)院手術治療,其效果甚好。臍疝病兒一般并無痛苦,并不引起胃腸功能紊亂,僅極少數(shù)發(fā)生腸子嵌頓。個別小兒可能因局部膨脹而有不適感覺。有些家長為了不使其臍疝膨出,使小兒盡量少哭或不哭,對小兒百依百順,日久后會造成心理發(fā)育障礙,必須注意這一點。新生兒臍疝時如何減少腸管疝出?對于臍疝患兒,為了減少腸管疝出,促進疝愈合,應設法降低患兒腹壓。如盡量減少患兒哭鬧;預防和治療嬰兒喘、咳病癥,防止患兒出現(xiàn)便秘等。也要采用束帶膠布或繃帶包扎等辦法壓迫疝環(huán),阻止腸管疝出。但要注意預防臍部受壓引起臍炎等并發(fā)癥 2016-05-15 15:17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4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飛龍 醫(yī)師 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 其他 婦產(chǎn)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好:一般6個月內(nèi)可以自愈,注意惱怒等, 2016-05-15 15:32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5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劉保福 主治醫(yī)師 威縣常屯衛(wèi)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(chǎn)科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是臍疝的話就要做個臍疝帶把肚臍勒住,要不然肚臍會越來越鼓的,我的寶寶就是臍疝,一開始沒當回事,后來越豉越大 2016-05-15 15:39
 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