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碰最新剧情分类三级|日韩午夜福利视频|日本成人动漫视频|国产亚洲AV无码成人片|日韩成人一级黄色A片日批片|久久一婷婷av美日韩一级|超碰av无码亚州XX站|91亚洲成人视频|在线观看av导航|男人成人大片最近av在线

家庭醫(yī)生在線首頁 > 兒科 > 兒科疾病 > 發(fā)熱 > 正文

處理小兒發(fā)燒家長做對了嗎 掌握四個護理方法

2016-04-01 08:56:56      家庭醫(yī)生在線

發(fā)燒我們經(jīng)常會遇到,但因為小孩子的身體比較脆弱,所以小兒發(fā)燒的時候,我們要及時的幫助孩子做好急救措施,而急救方法采取的是否恰當,也會對小兒發(fā)燒的病情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的作用,那么,小兒發(fā)燒的時候我們要如何急救呢?

小兒發(fā)燒的急救措施有:

高熱是內(nèi)科急診中常見的一種癥狀,很多疾病均可引起,但主要分感染性發(fā)熱和非感染性發(fā)熱兩大類。引起高熱最常見的疾病有:敗血癥、感冒、扁桃體炎、結核病、瘧疾、傷寒、肝炎、感染性心內(nèi)膜炎、膽道感染、尿路感染、風濕熱、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、惡性腫瘤、藥物熱等。

引起高熱的原因較復雜,有時會造成診斷上的困難。因此,對于高熱患者,必須從病史、體格檢查、實驗室檢查三方面調(diào)查研究,綜合分析,才能做出準確的診斷。

(1)對高熱原因不明的患者,不要隨便給服退熱藥,以防掩蓋疾病的真相。

(2)采用物理降溫法,用接近體溫的溫水給病人擦浴。

(3)體溫較高的患者,可用冰袋、冷水袋或冷水毛巾置于頭部,可減輕頭痛。

(4)針刺合谷、曲池、太沖等穴位,也有退熱作用。

(5)如果確診患者發(fā)熱是由感冒所引起,可服用抗感冒藥以及適量的解熱鎮(zhèn)痛藥。

對于小兒發(fā)燒的治療,家長可采取下列措施進行:

遇到小兒高熱時,首先要注意保持室內(nèi)通風,解開患兒衣服,達到散熱目的。遇到高熱抽風時,不要大聲呼叫、拍打搖晃患兒,如患兒全身發(fā)熱,頭向后仰,不要用力彎曲患兒或把患兒摟在懷里,應把患兒放在床上,不要枕枕頭,頭歪向一側(cè),免得影響呼吸。

物理降溫宜緩不宜急,適用于高熱達39℃以上者,或診斷不明,神志不清,無從給藥時,或外界溫度過高致熱者。可試用各種物理降溫方法:①冷水浸濕毛巾或冰袋,敷前額、腹股溝、腋下等處20分鐘,不宜重復施行;②35%-50%酒精擦浴四肢、頸、胸背約2-4分鐘,擦畢裹在毛巾被或棉被中;③冷鹽水灌腸,水溫約在20℃,每次為200-500毫升。同時,在物理降溫之前,最好服用適當?shù)逆?zhèn)靜劑,如冬眠靈或10%水合氯醛等,可減少寒冷反應,防止抽搐的發(fā)生。

藥物降溫應在醫(yī)師指導下進行??诜藷崴幍氖走x退熱劑,仍為阿司匹林,劑量為每歲0.06克,每日3-4次,但對有哮喘病史、出血傾向和水痘的病人慎用。目前國外有人主張小兒退熱劑為撲熱息痛,劑量為10-15毫克/公斤/次,作用可維持6小時,但偶可引起粒細胞減少、溶血性貧血、低血糖等副作用,應慎重,3歲以下小兒最好不用。對有發(fā)熱驚厥史、年齡小于2歲的患兒,必要時給予鎮(zhèn)靜劑,防止驚厥復發(fā),可用魯米那3毫克/公斤/次,每日2-3次維持量,直至熱退后停藥。

寶寶發(fā)燒,除了正確的治療外,掌握正確的護理方法也是至關重要的:

1、保持室內(nèi)適宜及空氣流通

將室內(nèi)溫度控制在18一20左右,保持空氣流通,經(jīng)常開窗換氣,以減少病菌在空氣中的濃度。盡量減少親友探視,以防止交叉感染,同時利于寶寶休息。

2、飲食以流質(zhì)、清淡、易消化為主

飲食以流質(zhì)、營養(yǎng)豐富、清淡、易消化為主,如奶類、藕粉、少油的菜湯等。待體溫下降后,食欲好轉(zhuǎn),可改為半流質(zhì),如肉末菜粥,面條、軟飯配一些易消化的菜肴。另外,專家提示,發(fā)燒期間暫時不要給寶寶吃雞蛋,因為雞蛋清中含有某種致敏物質(zhì),可能會引起一些寶寶的過敏反應。平時身體健康時有可能不發(fā)作,而發(fā)燒時抵抗力下降,就有可能會有反應。

3、寶寶衣服不宜過厚

寶寶衣服不宜穿的過多,否則會影響散熱,使體溫降不下來,則要預防發(fā)生高熱驚厥,尤其對于新生兒體溫在38。5度以上時,一旦包裹的過緊,容易導致驚厥發(fā)作。因此對于新生兒體溫升高,要立即打開包被及解松衣服以便散熱。

4、勤測體溫

建議媽媽最好每間隔4個小時就測量一次體溫,高溫寶寶則需要每1一2小時測一次。服用退熱藥后如果出現(xiàn)大汗淋漓,面色蒼白,軟弱無力等虛脫現(xiàn)象??上任挂恍┖堑南←}水或鮮榨的果汁,為寶寶補充水分。

(責任編輯:吳任飛 )

相關文章推薦

    科大夫掛號引導

    合作醫(yī)生

    健康科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