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真菌感染半年未愈,喝酸奶能治念珠菌感染嗎?
我有一個朋友真菌感染已有半年多了,內外的藥都用了好多,但一直沒好起來.她已經(jīng)放棄藥物治療了,聽說喝酸奶對治療念珠菌感染有幫助,是否正確呢?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能治好她的病?
-
回答3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雷興 副主任醫(yī)師
韶關市第一人民醫(yī)院
三級甲等
皮膚科
-
真菌感染是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,尤其是念珠菌感染較為常見。治療困難可能與感染部位、個體免疫力、用藥不當、生活習慣及真菌耐藥性等有關。治療方法多樣,包括藥物治療、生活調理等。 1.感染部位:不同部位的感染治療難度不同。如皮膚感染相對較易,而深部器官感染則復雜。 2.個體免疫力:免疫力低下會影響康復,需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、保證充足睡眠來提高免疫力。 3.用藥不當:未按醫(yī)囑用藥、用藥療程不足或藥物選擇不當都可能導致治療失敗。 4.生活習慣:不注意個人衛(wèi)生,如不勤換衣物、不保持局部清潔干燥,易使感染反復。 5.真菌耐藥性:長期用藥可能導致真菌耐藥,需根據(jù)藥敏試驗調整用藥。 總之,真菌感染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。建議患者到正規(guī)醫(yī)院進行詳細檢查,明確病因和病情,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。同時,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增強自身免疫力,以促進康復。
2025-03-19 17:57
-
-
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郭立軍 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內科
-
你好:喝酸奶對念珠菌感染是沒有什么幫助的!治療疾病一定要科學治療藥物治療。喝再多的牛奶都會從消化道吸收,排泄和你的疾病是沒有關系的。生殖器念珠菌感染治療: 無癥狀者可不予治療。去除易感因素,治療期間禁止性交并同時治療配偶或性伴侶?! ?一)外陰陰道念珠菌?。╒CC)主要是局部用藥,咪唑類抗真菌藥比制霉菌素效果好。經(jīng)咪唑類抗真菌藥治療后,80%-90%的患者癥狀消失,念珠菌培養(yǎng)陰性。1.3%碳酸氫鈉溶液沖洗外陰陰道或1:5000龍膽紫溶液灌注陰道,每日1-2次。2.制霉菌素栓劑或咪唑類抗真菌藥栓劑,如克霉唑,咪康唑,益康唑,布康唑,每晚一枚,塞入陰道深處,共1-2周。3.外陰炎可外涂咪唑類抗真菌制劑,如克霉唑霜,咪康唑霜,益康唑霜,酮康唑霜或聯(lián)苯芐唑霜等。4.如上述方法治療效果欠佳時可內服下列藥物:①酮康唑,每日400mg,共5天;②氟康唑150mg單劑量一次口服;③伊曲康唑200mg,每日2次(一日療法)或200mg每日一次,連服3天?! ?二)復發(fā)性外陰陰道念珠菌?。≧VVC)臨床上較為常見,雖然可找出某些誘因,但是流行性和影響客觀存在發(fā)病的因素還不清楚。目前尚無最佳治療方案。然而,預防或維持系統(tǒng)性抗真菌治療可以有效地減少RVVC的復發(fā)率。所有RVVC病例在開始維持治療前應作培養(yǎng)證實。1.伊曲康唑,口服,月經(jīng)第1日200mg,共連續(xù)應用6個月經(jīng)周期,然后每日200mg,3日療程。2.酮康唑,口服,每日100mg,共6個月。 (三)念珠菌性龜頭炎用生理鹽水或0.1%雷佛奴爾溶液沖洗皮損處,每日2-3次。沖洗后外涂1%-2%龍膽紫液或上述咪唑類霜劑。包皮過長者治愈后應做包皮環(huán)切術以防復發(fā)。并發(fā)尿道炎者可內服酮康唑、氟康唑或曲康唑。
2016-01-19 12:31
-
-
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
王海龍 醫(yī)師
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(yī)院
二級甲等
內科
-
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是霉菌性陰道炎,喝酸奶是沒有太大療效的,建議可以使用保婦康栓進行治療霉菌性陰道炎,有很好的療效,用此藥可迅速止癢一般用藥五次霉菌轉陰霉菌性陰道炎易再發(fā)必須滿療程治療待癥狀完全消失后再鞏固治療2~3個療程月經(jīng)期也可上藥。
2016-01-19 07:05
-
其他網(wǎng)友提過類似問題,你可能感興趣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真菌性皮膚病? 真菌性皮膚病(mycoloogy,fungal infections):真菌一般分為皮膚癬菌(denmatophyte)、酵母菌(yeast)和霉菌(mould)。從臨床致病情況看,真菌可分為淺部真菌和深部真菌兩大類。淺部真菌只侵犯毛發(fā)、表皮和甲板。淺部真菌病在我國極為普遍,常見的有頭癬、體癬、股癬、手足癬、花斑癬和甲癬等,是目前防治的重點。深部真菌主要侵犯內臟器官、骨骼及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,也可侵犯皮膚、黏膜。深部真菌病較常見的有孢子絲菌病、著色真菌病、放線菌病及隱球菌病等。念珠菌屬則對皮 查看全文»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