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無尿如何處理?
先天性心臟病,術后兩天均正常意識清醒.第3天出現(xiàn)昏迷.心臟驟停.急性腎功能衰竭,多**障礙.經(jīng)第二次手術搶救恢復心跳.血壓正常.靠呼吸機呼吸.沒有尿液排出.肩膀以上浮腫明顯.仍處昏迷狀態(tài).院方表示對于排不出尿液一問題束手無策.如有尿液排出即可下藥治療.請問有什么辦法能使患兒排尿?(目前已使用過尿管,腹透)問題補充:因為醫(yī)院目前已表示沒有辦法,后來我們自己請了位老中醫(yī)看.中醫(yī)開了點中藥讓我們煮后用來敷患兒的浮腫部位,次日患兒即明顯消腫.且有大便排出(份量適中)但仍昏迷,無意識.也無尿排出.(請各位醫(yī)生就患兒目前的情況,說下自己的見解.患兒命懸一線.求求大家!)
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2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許宗彥 主治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內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先天性心臟病術后患兒無尿可能與多種因素有關,如心功能不全、腎灌注不足、急性腎損傷、藥物副作用、尿路梗阻等。 1. 心功能不全:心臟手術后,心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復,導致血液循環(huán)不暢,影響腎臟的血液灌注,從而引起少尿或無尿。治療上可使用改善心功能的藥物,如地高辛、呋塞米、螺內酯等。 2. 腎灌注不足:手術創(chuàng)傷、失血等可能導致腎臟的血液供應減少。此時需要補充血容量,可通過靜脈輸注生理鹽水、羥乙基淀粉等。 3. 急性腎損傷:手術應激、缺血再灌注損傷等可能引發(fā)急性腎損傷。治療包括維持水電解質平衡,必要時進行血液透析或連續(xù)性腎臟替代治療。 4. 藥物副作用:某些藥物可能影響腎功能,導致尿量減少。需調整用藥方案,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。 5. 尿路梗阻:可能由于尿管堵塞、泌尿系統(tǒng)結石等原因。需要檢查并解除梗阻,如更換尿管、處理結石等。 對于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無尿的患兒,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可能的原因,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。同時,密切監(jiān)測患兒的生命體征和腎功能指標,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。
2024-12-11 17:23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回答1
我們邀請臨床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解答上述提問,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孟慶福 醫(yī)師
家庭醫(yī)生在線合作醫(yī)院
其他
全科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孩子這腎功能不恢復當然不會形成尿,這還需要繼續(xù)透析,密切觀察治療的。
2015-11-26 11:31 
 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
其他網(wǎng)友提過類似問題,你可能感興趣
針對上述提問,推薦就醫(yī)問藥相關內容,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
什么是先天性心臟病? 先天性心臟病(congenital heart disease,以下簡稱先心病)是出生時就存在的心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。120個嬰兒中有1個有先天性心臟病,大多數(shù)先天性心臟病不嚴重。發(fā)病率約占存活嬰兒的0.4%~0.8%,未經(jīng)治療者,約34%可在生后1個月內死亡。由于復合畸形或病情嚴重者常在生后早期夭亡,各年齡期所見的先心病病種有所不同。據(jù)國內外資料統(tǒng)計,先心病死于新生兒期以大動脈轉位為最多,其次是左心發(fā)育不良綜合征及導管前型主動脈縮窄。各類先心病的發(fā)病情況以室間隔缺損最多,其次為動脈導管未閉、法洛四聯(lián)癥和房間隔缺損等。 查看全文»





